公司动态

为什么新款手机都用OLED?高频PWM调光真的安全吗

2025-10-03 1

大家都说LCD屏幕对眼睛友好,OLED屏幕是瞎眼屏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
LCD屏幕通过背光源发射白光,穿透液晶层与彩色滤光片形成图像,而OLED屏是基于有机材的自发光特性,通电后其每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,无需背光源。


为什么大家都说OLED更伤眼呢?

主要是因为“频闪”,因为OLED屏幕手机通常采用PWM调光方式,通过快速“亮灭交替”调节亮度,而非LCD的直流调光(DC)。由于人眼的是视觉暂留效应,高频的闪烁会被大脑当成连续光源,从而感知到稳定的亮度。就比如一个灯泡一闪一闪的,在闪烁频率较低的时候我们能看到,当闪烁频率很高的时候我们就感觉不到灯泡在闪烁,通常在小于300HZ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感知到(300Hz = 每秒闪烁300次)。当闪烁次数越低时就容易被人眼捕捉到屏幕的变化,导致眼睛和大脑需要不停地处理闪烁信息,导致眼睛疲劳。

而LCD屏幕手机屏幕主要通过控制背光源的电流来实现手机光暗的变化,就比如一个灯泡在电压的变化其亮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,这种调光方式也叫DC调光。这种调光方式不存在频闪,所以相对更“护眼”。

为什么新款手机都用OLED?高频PWM调光真的安全吗

那为什么市面上的新款手机基本用的都是OLED屏幕呢?

目前各手机厂商新款手机,如荣耀400系列、华为的pura8系列、红米Turbo 4 系列、oppo Reno14系列、苹果16系列都采用的OLED屏幕。

首先因为OLED屏相比LCD屏其画质表现更加出色,在对比度、色彩准确度、响应时间方面都碾压LCD屏,另外它无需背板模组屏幕更薄,柔性基板可以将手机设计成全面屏、曲面屏或折叠屏,可以通过优化发光材料降低蓝光比例。


其次是随着技术的进步,更多的OLED手机采用了高频PWM调光及类DC调光的方式来消除频闪带来的伤害。

根据IEEE Std1789-2015的标准,频闪频率在1250Hz以上时,对人眼的健康风险较低,因为此时人眼难以察觉到频闪现象。而当频闪频率达到3125Hz以上时,频闪危害基本消除,对人眼几乎没有影响。

例如之前文章推荐的性价比超高的手机红米Turbo 4 pro和荣耀GT其调光方式均采用3840Hz 高频 PWM 调光 + 类 DC 调光,在低亮度下用3840Hz 高频 PWM 调光,高亮度下切换为类DC调光来达到“护眼”的效果。

无论是LCD屏幕还是OLED屏幕,无论是厂家如何宣称手机屏幕多么“护眼”,长时间使用手机对眼睛的危害也不容忽视。

根据2024-2025互联网白皮书显示,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日均使用手机时长达5.85小时。这意味着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盯着手机屏幕中度过的。在这样的使用时长下,去讨论不同屏幕类型的手机更“护眼”,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。要想真正保护自己的眼睛,不妨放下手机多去户外活动,让眼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)